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城市更新工作开展提出了更多要求。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明确提出“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”,未来的城市更新,不仅在建设理念上及时更新,也要在城市更新的技术体系上有所突破。
从事城市更新领域科技研发与工程实㊣践三十余㊣年的上海建科咨询集团,为城市更新持续贡献科技力量,2024年与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联合主编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《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》,覆盖了绿色改造的全过程、全专业,将为本市既有建筑绿✅色改造工程实践提供系统技术支撑。
上海建科咨询集团副总裁李向民,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、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上海领军人才、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。接受记者采访时,他从推进适宜于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和施工的标准编制工作出发,分享了通过科技创新,提升建筑改造,推动城市更㊣新高质量发展。
根据全球城镇化先发典型国家的发展历程看,城镇化达到60%,人口密集、环境污染、土地紧张以及城市发展不平衡不㊣充分等矛盾会在城市集中凸显,制定实施相应的政策举措和行动计划,是当务之急。李向民告诉记者建筑中文网,目前,我国城镇化已达到67%,面临从高速度向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变,步入到更新阶段,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。
“城市更新是超大城市发展和㊣治理的必由之路。”李向民指出,城市更新同时也是和谐社会、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具体体现。
2024年2月,根据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相关规定,上海市设立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,李向民受聘为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委员。谈及上海的㊣更新,李向民表示,在顶层设计的筹划中,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——2015年,印发《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》;2021年,印发《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》;2023年,颁布《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。
与此同时,组织㊣机构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推进,李向民将其总结为“有为政府、有效市场、科技进步、公众参与”。
李✅✅向民认✅为,首先是模式上,进入到渐进式、少突变的一个持续的过程,相比从前较㊣大规模旧改等做法,有很大转变,应当有更多元的推进和实✅践。
其次城市更新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,涉及面特别宽,如技术建设工程分类有哪些、管理、政策、经济、运维,要从㊣㊣全局出发㊣考虑,比如在片区工作当中的资金平衡,比如产权的复杂性和多样✅化,都是在推进中要破解的问题。
最后更新的目的还是进一步振兴和激活产业,打造幸福生活,为了实现这一目的,需要将经济、技术、管理等结合在一起。
李向民同时担任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副理事长、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常务理事、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、上海市工程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、同济大学兼职教授,从技术专家的角度,他认为,以既有建筑改✅造为例,目前的更新工作中,其标准体系的适宜性还有待提升。
“更新改造和新建的设计、施工区别很大,它是有很多限定性条件的,所以说指导设计跟施工的标准也要适应于既有建筑的改造。目前已经有一些标准,但是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,还要进一步加强。”
李向㊣民表✅示,作为全国率先㊣进行城市更新立法的城市之一,上海的城市更新工作✅进步显著,但仍然存在诸多问㊣题与挑战。上海建科持续开展既有建筑改造领域的科技研究并完善技术标准,以期进一✅步促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。
《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明确提出“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”,上海建科将如㊣何回应这一城市发展新命题?
李向民告诉记者,上海建科在城市更新㊣领域的工作包括两条主线:第一条主线是在科技方面开展工作;第二条主线是广泛开展城市更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系统服务工作。
李向民进一步阐释,科技工作✅方面,从承担国家科技部命㊣题到上海市重点课题研究,比如如何形成政府、市场、科技、公众四✅方合力,还是会面临技术难点跟重点攻关工作的挑战,可以理解为科技工作和标准工作。社会技术服务工作的内容较为丰富,包括检测评估鉴定工作、修缮改造设计工作、工程咨询工作等,此外,近年来上海建科又重点加强了前期策划及后期运维工作,将城市更新工作的链条向前、向后走一走,瞄准问题导向,从技术、经济、功能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策划。
“上海建㊣科上市以后,将更新工作的总体服务作为集团的主战略之一,因此从组织架构上也做了资源的集中,也成立了上海建科的城市更新研究中心,从集团层面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力量统一,形成更有效的合力,集中突破解决重点攻关的难题。”
“国家也有类似的一些标准,因为国家的标准是要面向全国的,所以不可能专门针对上海的气候、区域特征、城市特点来有特别的表述。上海的政策和工程实践,有很多可贵✅的探索和突破,我们去编这本标准,希望能够从工程实践总结出更多的技术体系,从而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既有建筑改造向更适宜的方式发展。”
被问及《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㊣》是否具有上海特色,李向民表示,无论是实㊣践、技术研究还是标准制定,都需要工作协同。“因地制宜、以人为本、追求实效、合理提升”,是上海建科秉持的基本原则。
“从气候㊣条件上,上海夏热冬冷,跟夏热冬暖或者冬季㊣严寒地区,从节能等角度出发的解决方案,区别很大;从人口结㊣㊣构上,上海是一个老龄化较突出的城市,工作过程中适老化更新的需求就更强烈;从土✅地资源✅上,上海是建设用地紧张,地下空间的使用也是我们鼓励的方向。”
绿色发展或者说绿色改造,内涵非常广阔,不是狭义的绿色技术应用或是绿色性能的表现。李向民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绿色发展的要义:安全耐久、节约资源、健康宜居。